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

彰化-埔里(2012/6/27)





6/272829和車友從彰化經埔里到日月潭,再到二水共騎了三天,有別於汽機車呼嘯而過的方式,中部的好山好水以鐵馬慢遊去體驗,有著風味翻新的感覺。第一天從彰化走139縣道沿八卦山南下,接148縣道至草屯,轉台14省道到埔里。(附記:因之前參加一項研習,忙亂了三個月,部落格荒蕪了好一陣子,請點選地圖下方「閱讀更多」標籤展開內文)

此行原本要騎登山車,因一時找不到它的攜車袋,只好改騎小摺,我們搭自強號到彰化開始騎。有了兩鐵列車,把車打包扛上車,不用另外加價,讓我們延伸了騎乘的範圍。 










10:30到彰化,組好車在站前留張記錄。KHS T3真是部好車,很多人懷疑小摺的性能,但我曾騎著它上過台北的五指山、洄瀾300K、台中苗栗趴趴造,別被外表騙了,它是隻「披著羊皮的狼」。 
 
來到彰化先參觀著名的「扇形車庫」,正好有部柴油車要調頭,看看它如何運作。
 
先開上轉車盤上的車橋停妥,橋頭的小車箱是控制室。
開始旋轉,看!鐵軌已錯開了。
車頭已轉到對向去了
調頭完成,開上正常軌道。
國寶級的彰化扇形車庫完成於1922年,是碩果僅存的一座,深具歷史文化價值。印象中早期新竹也有一座,在靠近竹蓮寺附近,小時候經過那附近,對排成弧形冒著濃煙的煙囪很是好奇,可惜新竹的沒能保存下來。
車庫左側有三輛蒸汽車頭

DT668是車頭編號,其型式是D51(DT650蒸汽機車是1945年光復後改稱),日本川崎車輛製造,1941年引進來台,是當時十二部中之一。1984年停用,曾輾轉流落苗栗和屏東麟洛,2000年歸還台鐵,2012/12/13開始整修,2011/11/11配合新竹內灣支線通車復駛首航,成了鐵道迷追逐的大明星。
 
 CK124,1936年日本車輛株式會社製造,原稱作C12型,光復後改為CK120型。這輛是CK121~127中的第4輛,故編號是CK124,是同型七輛中僅存者。1979/6/2報廢後流浪過苗栗、嘉義、新北投,1998年運回臺北機廠整修,2001/3/28順利點火復活。根據鐵道情雜誌報導,是目前臺灣唯一可動態行駛的蒸汽火車頭,也是經常參加各種鐵道懷舊活動的萬人迷。
 

CK101由日本汽車株式會社(現川崎重工)於1917年建造,曾行駛於基隆、雙溪之間。於1978年報廢後存放嘉義扇形車庫,因車庫拆除而被選為第一輛修復的蒸汽車頭;1997/10進臺北機廠整修,1998/6/9鐵路節復活重新上路,8/20展開環島懷舊之旅,所到之處萬人爭睹,轟動一時。可惜年事太高,料件短缺,目前僅在彰化車庫展示,不做動態活動。


看完火車鑽到火車站前美食街祭拜五臟廟,第一家是去年賣座電影的場景之一吃肉圓。
「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」中的幾個怪咖成了最佳的廣告,生意應該加倍再加倍吧。
轉過彎,再來碗湯頭鮮甜、油蔥香酥的切仔麵,古早味令人再三吮指。
死對頭的貓和鼠怎會湊在一起成了招牌麵,原來第一代創始人因身材瘦小動作敏捷像老鼠,台語稱老鼠為「貓鼠」,做出來的麵就叫「貓鼠麵」,已是彰化著名小吃。
東晃西逛過了12:00才正式騎向征途,第一站到了八卦山大佛。小學時有種台灣觀光地圖,掛在牆上當裝飾或印在書桌上,成了小孩子認識台灣最簡便的工具,地圖上繪出著名景點的圖像,有碧潭、野柳、台中公園、赤崁樓、春秋閣...等等,印象最深的就是這尊大佛。國中時,去過的同學描述還可進入佛像內登上頭部向外看,覺得很神奇。直到考取大學上成功嶺受訓,放假時可選去台中或彰化,才真正親臨其下。當時這裏可真是人山人海、萬頭鑽動,沿路上來都是攤販,大概那時候台灣沒多少遊樂區,這兒可是全臺知名的風景名勝,遊覽業者都會安排到此朝聖,不像現在真正成了佛門清淨之地,遊人寥寥無幾。
距離拉遠,換個角度看看法相莊嚴的大佛


從佛像看彰化市區
先沿著卦山路的樹蔭騎,雖是正中午,倒不覺得熱。

經過彰化藝術高中,雖在教育界服務,還真不知有這所高中。
 
卦山路轉彎處擺了一架F5E和這架C119老母機,可進入機體內及駕駛艙參觀。
139縣道和寶山路交叉口,直行往南騎。
又到叉路口,前面橫向是省道台74甲線,往右到花壇,往左到台中。
路口繼續向南,右轉角有著鐵馬騎士的造景,139沿線都有明顯的單車道標示,看來是中部熱門的路線。八卦山脈其實是個台地,和北邊的大肚台地共同組成台中盆地的西側屏障,大肚溪(烏溪)從兩台地間向西流出盆地。八卦台地北低南高,139就沿台地稜線曲折南下,所以向南騎常要爬坡,還好都不是很陡。又受地殼傾動影響,台地西陡東緩,西側陡坡已被侵蝕成無數條短溪谷。
小葉欖仁亭亭如蓋,遮蔭了大半個路面,雖是夏日午後2點,騎來並不覺燠熱,很幸福啦!
「好大個西瓜」,所有人都會像我這樣肯定地說,錯!一旁賣鳳梨的農人馬上糾正我,「那是蒲仔!」也就是瓠仔葫蘆,「種蒲仔生菜瓜」的那個瓠仔,我難以置信地去摸摸它的表皮,還真有著蒲仔特有的白色細毛,西瓜是沒有的,而且大大的葉子宣告說「我不是西瓜」。
拜陸客大舉登台之賜,鳳梨酥應該是台灣銷量最大的糕餅類吧,吃了幾十年後才知那內餡是冬瓜多鳳梨少,真是騙很大。現在有些業者標榜台灣土鳳梨做餡烘焙,雖然比較酸一點,纖維也多,但如同土芒果,就是有種真正的果香,因而興起一股返璞歸真的熱潮,頗受台灣民眾歡迎。像在八卦山脈中段的「微熱山丘」,所產鳳梨酥已名聞全台,甚且西進到上海成立了營業處,也帶動八卦台地上新一輪的鳳梨產業興起。
不知為什麼葉片要這樣紮起來,是怕鳥來啄嗎?知道的大大請賜教。鳳梨酥熱對八卦台地的產業影響,應該是個不錯的研究題目,過去缺水的台地,農民只能勉強種鳳梨度日,收入也不佳,但據說現在收購價已翻了好幾番,農民都樂不可支,真替他們高興。
來到八卦台地中點的下樟空,139繼續南下去南投,橫向是148縣道,往右去員林,我們往左下草屯。
左轉後快樂下滑5km到草屯
進入草屯市區之前的稻子已是金黃一片,有收割機正在來回忙碌著。
過草屯後走台14線,就和烏溪(大肚溪上游)時左時右一路相隨,在雙冬橋上看對岸的墓碑山(中間的這座,高約170m,寬有400m的峭壁)。
高聳盤旋有如霄飛車道的國六(水沙連高速公路)國姓交流道,開在上面一定很刺激吧。
國六很像北宜高,高架路面穿梭在溪谷間;山裏大概雨量不少吧,溪水很混濁湍急。
成排的阿勃勒開著燦爛的花串和散落一地的花瓣,任誰騎過都忍不住要停下細細品賞。時間近傍晚六點,在彰化的中餐早已消化盡淨,從五點多起兩人開始沿路找小吃攤,就是沒有,連幾個加油站都關門歇業,以前路邊都有些賣水果或名產的店,現在都沒了,因為大部分車子都走國六,你看畫面長長一段路只有前面我同伴的背影,沒了車流就沒了生意,像北宜高通車後,北宜公路的坪林就迅速沒落了。半小時後,果然碰到一陣急雨,也就沒相片記錄了。

檢視較大的地圖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